一、电力系统暂态,次暂态,三相短路,不对称运行?
一般通俗的解释:电力系统设备处于额定参数正常运行称为稳定状态,通常情况下的电路分析和计算都是以稳定运行为基础的。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有限度的,通常把电力系统的稳定极限划分为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所谓“静态稳定”就是以系统的“热稳定”为前提,线路的负荷潮流不超过线路发热的规定极限。所谓“动态稳定”,就是当电力系统受到某种冲击时(例如,线路跳闸,电网解列,大机组跳闸,电网甩负荷,非同期并列等等),电力系统仍能够恢复稳定运行。当电力系统稳定受到破坏,不论最终如何,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为“过渡过程”。“过渡过程”中系统的电压,电流,阻抗等都会出现非周期成分,相当于在原先的周期分量上叠加了一个衰减极快的指数分量。在此过程中,最初的量称为“次暂态量”(以u“,i”,x“表示),其后的量称为“暂态量”(以u',i',x'表示)。以发电机定子线圈电抗为例,正常运行时等于Xd,次暂态等于Xd“,暂态等于Xd'。其物理意义是:当发电机同步转速受到扰动时,转子阻尼绕组和转子表面涡流会使定子线圈的同步电抗变小。好了,有关暂态,次暂态大概介绍这些,如果没有专业基础可能不容易理解。
三相短路就容易理解了,就是ABC三相没有经过正常的负载而相互碰在一起。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但是大部分三相对称短路都是从单相接地短路或两相短路等不对称短路发展而成的。
不对称运行情况较多,常见的有电压不对称,负载不对称,以及缺相等等,不对称运行通常是由三相负载不对称引起中性点点位位移,以及非对称短路引起的。-----就解释这么多吧。
二、简述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的概念?
考虑系统暂态过程中,机械转矩和电磁转距的不平衡,导致机械运动部分的运行参量发生变,进而使电路部分运行参量与其相互作用共同变化,将该过程成为积淀过程或机电暂态。
机电暂态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分析发电机转子运动规律,其主要目的是考察各发电机或发电机,与电力系统之间维持联合运行的能力,即稳定性问题。
三、电力系统暂态过程有几种?
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正常有波过程、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三种。他们产生的和特点分别是:
⑴波过程。波过程是运行操作或雷击过电压引起的过程,改过程时间短暂(微妙级),涉及电流、电压波的传导,波过程的计算不能用集中参数,要用分布参数。
⑵电磁暂态过程。电磁暂态过程是短路引起的电流、电压突变以及其后在电感、、电容型储能元件及电阻耗能元件中引起的过渡过程,该过程持续时间较波过程长(毫秒级),电磁暂态过程的计算要用磁链守恒原理,引出暂态和次暂态电动势、电抗及时间常数等参数,然后据此算出各阶段的起始值和衰减时间特性。
⑶机电暂态过程。机电暂态过程是由大干扰引起的发电机输出电功率的突变所造成的转子摇摆、振荡过程,该过程即依赖于发电机的电器参数,也依赖于发电机的机械参数,且电气运行状态与机械运行状态相互关联,是一种机电联合的一体化的动态过程,这类过程持续时间最长(秒级)。
四、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稳态和暂态,是由于电路中有电磁振荡。首先一定是交流电路,暂态分析是指电路接通瞬间,由于电压跳变,会使电路原本状态发生改变,由0-时的状态变为0+时的状态,在这瞬间的改变是暂态分析的范围。在0+之后,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会随着时间变化,其变化方式由电路元件决定,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时间足够长后,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会趋近于稳定,这时的分析就是稳态分析了。
稳态是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之一,稳态时系统的运行参量,电压、电流、功率等,保持不变。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理想的稳态很少存在。因此,工程中的稳态认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变化,且变化很小。工程中稳态波动范围用相对偏差表示,常见的偏差取值为5%、2%和1%等。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情况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能否经过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五、机械暂态和电磁暂态区别?
电磁暂态过程:是指元件电场以及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过成!
机电暂态过程: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引起电机转子机械运动的变化过程!
电磁暂态过程:是指元件电磁场以及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过程。
电磁暂态过程数字仿真是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电力系统中从数微秒至数秒之间的电磁暂态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电磁暂态过程仿真必须考虑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特性和参数的频率特性、发电机的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以及一系列元件(避雷器、变压器、电抗器等)的非线性特性。因此,电磁暂态仿真的数学模型必须建立这些元件和系统的代数或微分、偏微分方程。一般采用的数值积分方法为隐式积分法。
机电暂态过程: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变化引起电机转子机械运动的变化过程。
机电暂态过程的仿真,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的暂态稳定和受到小扰动后的静态稳定性能。其中暂态稳定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受到诸如短路故障,切除线路、发电机、负荷,发电机失去励磁或者冲击性负荷等大扰动作用下,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和保持同步稳定运行的能力。
六、暂态电路?
暂态是指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由于某种作用发生变化,经过一个过渡过程进入到另一个稳定状态,那么这个过渡过程称为"暂态"。
别称瞬态相关名词暂态响应本质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暂态是指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由于某种作用发生变化,经过一个过渡过程进入到另一个稳定状态,那么这个过渡过程称为"暂态"
七、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的区别?
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两种暂态现象,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 定义:电磁暂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突发事件(例如短路、开关操作等)引起的瞬时电压和电流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导致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瞬时的非稳态行为。机电暂态是指电力系统中的机械和电动机设备对负载变化或突然故障(例如突发断电)产生的机械反应和运行暂时失真。
2. 时间尺度:电磁暂态的时间尺度通常较短,一般在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这是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电磁过程发生得非常迅速。而机电暂态的时间尺度相对较长,可能在几十毫秒到几秒之间。这是因为机械和电动机设备的响应和调整过程需要时间。
3. 影响因素:电磁暂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力系统的传输线路、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电气特性。突发事件会导致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变化,可能引起电压失稳或瞬时过电压。机电暂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机械和电动机设备的特性,例如惯性、运动学特性和机械传动系统等。负载变化或突然故障可能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振动或其他机械问题。
尽管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在性质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通常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可能会对机械和电动机设备产生影响,反之亦然。因此,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暂态现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什么叫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状态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后,不发生振幅不断增大的震荡而失步.
九、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和静态稳定标准?
电力系统在运行时时刻都会受到性质、程度不同的各种扰动,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微小扰动下的稳定性,这种不等于零的微小扰动很多,如电压、频率、负荷的变化等,由于这种扰动非常小,可以将一些非线性的问题与以线性化后解决,所以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研究的问题都是经过线性化了的。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在受到一定程度扰动下的稳定性。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设备的投切、大负荷的切除,以及相当剧烈的短路故障等。此时就不能将非线性的问题使之线性化之后再与以解决。此外,设备的投切对系统产生的扰动要比短路等事故对系统的扰动小的多,系统是应该能够承受的,所以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能够承受何种程度故障的扰动,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使系统在事故的冲击下能够保持稳定而不会瓦解。
十、什么是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
电磁暂态意思是电磁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所经历的过程。 暂态过程是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所经历的过程。电路稳定状态的改变一般通过接通或切断电路来实现。 暂态过程的性质也由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决定,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是非周期性的。研究比较清楚的暂态过程可分为RC电路暂态过程、RL电路暂态过程和RLC电路暂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