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
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
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的内容与要求是:
凡进入或探入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有的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车间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票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同落实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车间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有限空间作业票一式二联,每一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车间留存。有限空间作业票不得涂改、代签,保存期一年。
“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二、关于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正确的说法?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了解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三、简述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办理程序?
.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人,应持有施工任务单,到安全办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
安全办主管安全的人员,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
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前,生产及施工单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
四、有限作业空间标准?
场所氧含量合格,纸于19.5%,通风。可燃气体浓度合格
五、安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六、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如下: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扩展资料:
危化品使用场所安全检查“十要点”
1、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卡;
2、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与其他区域隔断;
3、产生可燃蒸汽、有毒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抽排风;
4、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场所是否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使用易燃液体和散发可燃蒸汽的作业是否远离火源热源;
6、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7、是否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进行敲打、开启、搅拌作业;
8、是否违章使用白电油等挥发性溶剂擦拭、清洗生产设施设备;
9、生产线使用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容器瓶分装并标示;
10、生产车间是否超量存放危险化学品(远远超出当天用量)。
七、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记录样本 - 如何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记录样本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工人需要进入的,其中出入口受限制,通风不良,以及有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或可能导致窒息、中毒或火灾的其他危险。在进行此类作业之前,应当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来了解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以下是一份标准的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记录样本,供参考:
- 培训日期: [日期]
- 培训地点: [地点]
- 培训对象: 所有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员工
- 培训内容:
- 有限空间作业定义和范围
- 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 危险识别和评估
- 通风和空气质量监测
- 应急救援和通讯程序
- 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 培训方式: 理论教育、案例分析、现场演练
- 培训考核: 答题和实际操作
- 培训评估: 参与者对培训效果的反馈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记录样本,实际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具体行业和工作环境进行调整,以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在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面,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这份样本能够为您的有限空间安全培训提供一些参考。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份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记录样本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要点。
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法
在工业环境中,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常见但具有潜在风险的工作任务。为了确保工作者在有限空间环境下的安全,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实践。
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潜在风险
首先,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是确保安全的第一步。有限空间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狭窄的通道、有限的通风、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或粉尘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火灾、爆炸或窒息等风险。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至关重要。计划应包括对作业环境的详细评估、潜在风险的识别以及应急措施的规划。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理解作业计划,并遵守相关程序和安全标准。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为确保工作者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至关重要。这包括呼吸器、防护眼镜、安全带等。根据作业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定。
密切监控作业环境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密切监控作业环境的变化是确保工作者安全的关键。使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监测空气质量,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
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样至关重要。他们应了解潜在的危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应急程序等。定期举办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帮助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工作人员之间应保持联络,并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分享信息、报告问题。建立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
定期进行安全审查
定期进行安全审查是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的关键。回顾之前的有限空间作业,识别潜在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所有安全措施符合最新的标准和法规。
采用安全先进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也可以借助先进技术来提升。例如,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控系统等技术可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不断关注并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是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核心在于风险识别、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通过合理的计划、培训、监控和沟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记录表怎么填写?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记录应该说清楚 作业操作环境注意的目的,作业谁要达到的标准 ,和作业的主要要求
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有哪些?
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
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原则的内容与要求是:
凡进入或探入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有的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车间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票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同落实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车间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有限空间作业票一式二联,每一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车间留存。有限空间作业票不得涂改、代签,保存期一年。
“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